【威傳媒】澎湖竹灣推出「永續蚵育家」計畫 推廣在地養殖文化 打造親子體驗

為推廣澎湖在地養殖產業及食農教育,竹灣蚵育家團隊發起「澎湖竹灣永續蚵育家行動計畫」,結合在地漁民和社區資源,設計一系列親子DIY活動和導覽行程,讓遊客深入了解竹灣牡蠣養殖的文化、歷史和生態。這項為期兩個月的計畫,預計將為竹灣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文化傳承價值。👉詳見報導全文 

永續蚵育家源起

澎湖養殖漁業受惠於相對乾淨優質的澎湖海域環境,一直是出產高品質養殖漁業魚貨的地方,特別是養殖牡蠣成為台灣大宗業者進口販賣的高級品。

澎湖的牡蠣養殖始於清光緒7年(1881),也是竹灣村民最早養殖的漁業,早年竹灣漁民大多在港灣內養殖,後來因受扁蟲肆虐,損失慘重,經專人指導將原本棄置的浮筒、繩索、錨做研究發展,改良成現今海上的箱網養殖。

由於竹灣內海海域寬廣,風平浪靜,水深適中,水流暢通,是天然養殖良港,其養殖的牡蠣口感不亞於白沙城前海區,成為箱網養殖的最主力漁產。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竹灣養殖牡蠣的文化脈絡,推動六級產業加值,我們希望藉由澎湖農漁村青年獎勵行動方案「澎湖竹灣永續蚵育家行動計畫」,透過食蚵教育結合蚵藝體驗,推廣竹灣牡蠣文化六級加值,讓更多民眾了解竹灣養殖牡蠣的歷史文化價值。

進而提升民眾對竹灣養殖業的認識和支持,推動綠色生活方式並鼓勵社區居民及參與者對這片土地的環保與資源再利用的重視。

2022 澎湖專訪海貝創意工作室,貝殼藝術家林身女士與其子黃柏齊先生

菊島一點靈│海的故鄉原創工作室介紹

(110年中小企業數位群聚推動計畫│菊島一點靈)

黃老師是在地文創作品的創作家,老師本身專業技能相當豐富,如電腦資訊、手作文創、辦理教學活動等,海的故鄉原創工作室是以海廢資源作為素材,素材包含海貝、漂流木、浮球等,透過黃老師精細的手工技巧製作出文創作品,讓資源回收再利用,創造出生活上另一種特色價值的創意思維

館內除有販售老師製作的文創作品外,平時也開班授課指導在地學子學習創作技巧,並灌輸學員們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教導如何將海廢資源創新創意的概念,發揚在地特色文創作品的推廣,在黃老師的堅持及努力下,不只是海廢回收再創作,相信未來對於澎湖在地特色文創會更加發光發熱。